監理中的BIM價值
監理,就是受建設單位委托,在施工階段對建設工程質量、造價、進度進行控制,對合同、信息進行管理,對工程建設相關方的關系進行協調,并履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定職責的服務活動。工程監理的工作方法有:現場記錄、發布文件、旁站監理、平行檢驗、巡視檢查、會議協調等。監理人員在進行現場記錄、旁站、平行檢驗、巡檢檢查等工作需要后,還需要進行工程模型信息的發布。
傳統監理模式下,監理工作方式較為單一、信息管理方式相對落后。隨著BIM技術成為傳統建筑生產模式的戰略手段,如今地鐵、建筑行業紛紛積極推動BIM技術的研究與應用,BIM的作用在上海中心、中國尊等重大項目中已逐漸體現出來。
事實上,BIM技術的可視化、便捷化、信息完備化可以給監理企業在投資控制、質量控制、進度控制等方面帶來幫助。
投資控制通過BIM技術對造價機構與施工單位完成項目的估價及竣工結算后,可形成帶有BIM參數的電子資料,最終形成對歷史項目數據及市場信息的積累與共享。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,監理根據BIM模型數據,可調用與擬建項目相似工程的造價數據,高效準確地估算出規劃項目的總投資額。
而在質量、進度控制方面,BIM可進行三維空間的模擬碰撞檢查,優化凈空及各構件間的矛盾和管線排布方案,減少由各構件及設備管線碰撞等引起的拆裝、返工和浪費。
BIM在集成的數字環境中,信息時效性強、易于訪問,可讓監理工程師、建筑師、建筑商和業主從整體上了解他們的項目,監理以此能夠更加迅速地做出明智決策。
在信息、合同管理和建筑工程各方協調方面,BIM技術可將建設生命周期中各階段中的各相關信息進行高度集成,保證上一階段的信息能傳遞到以后各個階段,從而使建設各方能獲取相應的數據。
BIM在監理中如何應用
監理單位除在施工階段起主導作用外,更應借助BIM平臺拓展監理服務范圍。在設計和運維管理階段應用BIM技術,可實現監理企業的轉型升級。
監理在設計前期根據業主要求可提出BIM模型的技術要求。設計單位各專業通過協同設計完成設計BIM模型,主要實現三維展示、環境分析、設計優化功能。監理單位在此過程中跟蹤模型設計進展,并對設計模型進行深度和質量審查,最后組織模型的驗收和移交。運維管理階段工程竣工驗收后,監理單位在工程保修期及物業管理階段可繼續拓展BIM模型的維護和更新工作,保證運維管理BIM模型的有效性和實時性。
通過應用BIM協作平臺,監理方能充分了解建設和設計意圖,開展以下工作,如系統化收集信息,確保信息流通順暢;規范項目報告,便于進行統一化管理;建立信息管理流程,控制信息流;維護信息系統,保證信息系統有效運行等等。
同時,項目還可實現工程監理可視化應用,通過設置在關鍵點位上的攝像頭,把施工情況傳送到監理部,監視施工進度及安全情況;與三維模型進行對比,監督施工質量,結合現場巡視錄入咨詢平臺,在第一時間共享監理函件、工程照片、音像、規范標準,及時發現工程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。
此外,在4D施工模擬演示基礎上,監理可針對施工重點難點進行提前預控。監理及建模人員根據變更單、簽證單、工程聯系單、技術核定單等資料派駐人員進駐現場,配合項目部實時對BIM模型進行維護、更新,為項目各管理條線提供最為及時、準確的工程建模展示。
監理可利用BIM模型,輕松檢查在三維空間環境下各專業的碰撞情況,發現檢查出人防地下車庫機電安裝工程中進水管與風管發生碰撞、消防系統與風系統發生碰撞等情況,并利用變更條件進行BIM維護。同時,根據BIM技術4D關聯數據庫、合同和圖紙等相關要求設定相應參數,監理可快速、準確獲得進度工程量,實現進度節點控制。
應用BIM是建筑業未來發展的趨勢,監理企業作為貫穿工程實施的獨立第三方,有責任也有能力推動BIM技術在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應用,努力發揮BIM在集成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優勢。